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南海所组织完成亚洲合作资金项目?021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任?/h3>

5?0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渔业合作”按照任务要求,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和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北仑河口举?021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活动。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出席活动,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冯德进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大使熊波发表视频讲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世贵等参加活动?/p>
为有效缓解北部湾渔业资源衰退,加速渔业资源恢复,推动中越两国渔业资源养护技术提升,?016年起,南海所就牵头承担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项目”,?017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在北仑河口组织实施项目增殖放流活动,开展了真鲷、红鳍笛鲷、青石斑鱼、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的苗种繁育和放流工作,放流总数量超?400余万尾。根据分子标记回捕鉴定和评估结果显示,黑鲷回捕比例达17.29%、长毛对虾回捕比例达32.19%,直接投入和产出比在1?.59,不仅有效促进了渔业种群资源恢复,也增加两国渔民收入和渔业效益?/p>
2021年,南海所启动实施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渔业合作”,包括承担 ?021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任务;此次活动共向北部湾水域投放鱼虾类苗种?600万尾,其中黑鲷、黄鳍鲷、花鲈等鱼类3种,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等虾类2种,同时进行了传统挂牌标记和分子标记,后续将深入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放流种类的遗传多样性监测等研究工作?/p>
中央外办、外交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等部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有关地方与部门,越南驻华大使馆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和放流活动?/p>




微信扫一?br>分享到朋友圈

5?0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渔业合作”按照任务要求,在中国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和指导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北仑河口举?021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活动。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出席活动,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冯德进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大使熊波发表视频讲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世贵等参加活动?/p>
为有效缓解北部湾渔业资源衰退,加速渔业资源恢复,推动中越两国渔业资源养护技术提升,?016年起,南海所就牵头承担了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项目”,?017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在北仑河口组织实施项目增殖放流活动,开展了真鲷、红鳍笛鲷、青石斑鱼、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的苗种繁育和放流工作,放流总数量超?400余万尾。根据分子标记回捕鉴定和评估结果显示,黑鲷回捕比例达17.29%、长毛对虾回捕比例达32.19%,直接投入和产出比在1?.59,不仅有效促进了渔业种群资源恢复,也增加两国渔民收入和渔业效益?/p>
2021年,南海所启动实施亚洲合作资金项目“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现代渔业合作”,包括承担 ?021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养护”任务;此次活动共向北部湾水域投放鱼虾类苗种?600万尾,其中黑鲷、黄鳍鲷、花鲈等鱼类3种,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等虾类2种,同时进行了传统挂牌标记和分子标记,后续将深入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放流种类的遗传多样性监测等研究工作?/p>
中央外办、外交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等部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有关地方与部门,越南驻华大使馆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和放流活动?/p>






粤公网安?40105020017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