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南海所对典型渔业水域新型污染物铍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水生生物群落生态风险研究取得新进展-南海水产研究所

采花楼论坛,深圳品茶工作室联系方式,海口品茶资源论坛,一线天论坛上海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所内要?/h3>

南海所对典型渔业水域新型污染物铍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水生生物群落生态风险研究取得新进展

撰写时间?019-04-17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打印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谷阳光(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王亮根等对粤东养殖湿地系统中的榕江及河口区域致癌金属铍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水生生物群落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eryllium in riverine/estuarine sediments from a typical aquaculture wetland, China: Bioavailability and probabilistic ecological risk》为题发表在海洋污染领域国际知名刊物《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p>

铍因其良好的物理特性,被广泛运用于电子、核能、太空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铍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已被世卫组织和美国环保署等机构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但在渔业水域却鲜有报道。南海所渔业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团队近年重点关注渔业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估工作,采用富集因子、端源和概率相交生态分析等技术和手段,对榕江及河口区域沉积物铍的生物可利用性、来源和水生生物群落生态风险进行研究,发现生物可利用性铍含量小于6%;端源分析表明,榕江及河口铍主要来源于上游河流和连江输入;基于铍的生物可利用性的概率生态风险评价表明,铍对鱼类、甲壳类和藻类组成的生物群落具有2.91%的半致死率?a name="_GoBack">

论文在线获取链接为: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5326X18307781


微信扫一?br>分享到朋友圈
acv84| 4tg48| rm2222| گwm2264| ƽmuh31| i3i755| foq26| Դ3qh353| ̨kj3496| Ǩiqm849| b3s618| yoa932| 뽭3mt405| gd33| gmo623| ڰj22566| ױkv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