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908专项:摸清我国近海资源“家底?/h3>
位于天津塘沽的中国海洋档案馆,保留着一大批珍贵的“蓝色档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08专项)的资料就存放于此?/p>
?08专项档案架上,从项目成立开始到结束有关文稿、函件、图片资料等都按照国家项目、地方项目,从北到南、依次摆放。看完这些档案,就像亲历了整?08专项的全过程?/p>
时针拨回?998年。原国土资源部计划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但在实施方案中,却没有涉及海洋。于是,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萌生出开展近海资源调查的想法?/p>
2001年,王曙光出访欧洲,在德国看到了“数字海洋”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带触摸屏的仪器,在屏幕上点一下,对应地区的海洋数据就能立刻显示。当听到德方技术人员介绍说系统中“近海数据覆盖密度每??个点位,每隔3?个样本”时,王曙光更加坚定了在中国近海开展海洋资源调查的想法?/p>
此前,我国已在近海区域开展过两次大规模调查,但资料精度低、数量少,调查海区仅占近海区域的40%。时?0多年,我国近海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数据已无法正确反映我国海洋环境的基本现状?/p>
通过历时1年半的调研,“近海调查”立项建议初步形成?003?月,原国家海洋局依据包括16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意见,修改了立项建议。之后,在呈送有关部门审阅、完善后,上报国务院??日,908专项获批立项?/p>
2004?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调查项目最全、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投资最大的重大海洋基础工程—?08专项正式启动。专项内容包括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大任务,由原国家海洋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成立的专项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组织实施?/p>
在专项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采用了大量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调查设备,动用大小船只500余艘,航?00多万公里,总海上作业时间约2万天,完成水体调查面?02万平方公里、海底调查面?4万平方公里、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面积?52万平方公里、航空遥感调查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p>
经过全国180余家涉海单位?万余名海洋科技工作者历?年多的努力,调查获得了一大批对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的专项成果?/p>
2012?0?6日,908专项在京顺利通过总验收,填补了我国海洋调查资料大量空白区:首次系统地获得了准同步、全覆盖的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基础数据,获得了我国近海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水体光学与遥感、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底地形地貌、底质与悬浮体、海洋地球物理的大量基础数据;首次获?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夏、冬、春、秋4个季节的准同步数据;首次实现对我国近?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全覆盖勘测,获得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与悬浮体和海洋地球物理的高精度、高密度数据?08专项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更新了我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图件,构建了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提出了有关我国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的系列建议?/p>
此外?08专项还组织实施了海岛海岸带、海洋灾害、海水资源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域使用现状、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等一系列专题调查,获得了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与分布、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砂资源的分布和资源量等第一手资料?/p>
如今?08专项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综合管理等领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数字海洋”建设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p>
微信扫一?br>分享到朋友圈
位于天津塘沽的中国海洋档案馆,保留着一大批珍贵的“蓝色档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08专项)的资料就存放于此?/p>
?08专项档案架上,从项目成立开始到结束有关文稿、函件、图片资料等都按照国家项目、地方项目,从北到南、依次摆放。看完这些档案,就像亲历了整?08专项的全过程?/p>
时针拨回?998年。原国土资源部计划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但在实施方案中,却没有涉及海洋。于是,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萌生出开展近海资源调查的想法?/p>
2001年,王曙光出访欧洲,在德国看到了“数字海洋”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带触摸屏的仪器,在屏幕上点一下,对应地区的海洋数据就能立刻显示。当听到德方技术人员介绍说系统中“近海数据覆盖密度每??个点位,每隔3?个样本”时,王曙光更加坚定了在中国近海开展海洋资源调查的想法?/p>
此前,我国已在近海区域开展过两次大规模调查,但资料精度低、数量少,调查海区仅占近海区域的40%。时?0多年,我国近海资源和环境状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数据已无法正确反映我国海洋环境的基本现状?/p>
通过历时1年半的调研,“近海调查”立项建议初步形成?003?月,原国家海洋局依据包括16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意见,修改了立项建议。之后,在呈送有关部门审阅、完善后,上报国务院??日,908专项获批立项?/p>
2004?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调查项目最全、采用技术手段最先进、投资最大的重大海洋基础工程—?08专项正式启动。专项内容包括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大任务,由原国家海洋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成立的专项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组织实施?/p>
在专项实施过程中,科研人员采用了大量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调查设备,动用大小船只500余艘,航?00多万公里,总海上作业时间约2万天,完成水体调查面?02万平方公里、海底调查面?4万平方公里、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面积?52万平方公里、航空遥感调查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p>
经过全国180余家涉海单位?万余名海洋科技工作者历?年多的努力,调查获得了一大批对国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积极促进作用的专项成果?/p>
2012?0?6日,908专项在京顺利通过总验收,填补了我国海洋调查资料大量空白区:首次系统地获得了准同步、全覆盖的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基础数据,获得了我国近海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水体光学与遥感、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底地形地貌、底质与悬浮体、海洋地球物理的大量基础数据;首次获?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夏、冬、春、秋4个季节的准同步数据;首次实现对我国近?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全覆盖勘测,获得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与悬浮体和海洋地球物理的高精度、高密度数据?08专项基本摸清了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资源家底,更新了我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图件,构建了中国“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提出了有关我国海洋开发、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的系列建议?/p>
此外?08专项还组织实施了海岛海岸带、海洋灾害、海水资源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海域使用现状、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等一系列专题调查,获得了我国近海海洋可再生能源蕴藏量与分布、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砂资源的分布和资源量等第一手资料?/p>
如今?08专项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综合管理等领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数字海洋”建设等提供有力技术支撑?/p>


粤公网安?4010502001742?/a>